挖掘文化內涵推動旅游業發展 |
來源:張經理 發布時間:2015/6/19 16:52:37返回列表
|
挖掘文化內涵推動旅游業發展
www.shengtaofang.cn 徽馬科技 發布于: 2014-4-1 16:36:07
旅游業為新興產業,同時也是惠民產業,資源消耗少、綜合效益高、帶動系數大、拉動就業多,受到世界各地的普遍重視,在一些國家或地區已經成為支柱型產業。
中國旅游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現已成為擴大消費、拉動內需、就業的重要推動力量。我國旅游市場從入境旅游為主導、旅游為基礎,發展到入境、出境、國內旅游三大市場共同發展的格局。
當前,中國旅游業的規模繼續擴大,消費需求繼續增強,經營模式不斷創新,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從整體上看,這個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也必將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綜合近些年來的旅游數據統計,中國的入境旅游與出境旅游不成比例,入境旅游收入與出境旅游支出相差懸殊,平均每人次消費逆差明顯,并且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其中的原因有多個方面,但關鍵的是競爭力不足。文化是旅游業的要素之一,在其他要素不變的條件下,正是由于中國旅游業的文化內涵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其發展的速度、規模與效益。
我國是旅游古國,旅游文化是一筆珍貴的文化財富,包括國家的整體與區域地理環境、歷史變革、風俗人情、遺址、審美觀念、經濟社會發展等,特定民族在中國大文化的影響下形成的、相對特別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價值理念、民族性格、道德風尚、審美趨向、情感模式、風俗習慣等。挖掘這些文化內涵、發揮其優勢,顯得非常緊迫。
樹立科學發展理念,明確旅游文化的重要地位。樹立的發展理念,需要充分發揮中國整體文化、區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優勢,將這些文化融入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和旅游業發展全過程,創造整體性的文化氛圍,整合旅游文化資源,提升文化內涵,使人們能夠體驗、理解、領悟中國文化的特別內涵與魅力;并創新旅游經營的人文特質,將旅游文化資源轉變為具有比較優勢的旅游產品,進而形成中國整體文化、區域文化、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局面。
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從歷史文化中提煉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人們喜聞樂見的元素,將其融入到旅游產業之中;結合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地形地貌,打造特色鮮明的旅游文化品牌,豐富與完善全國旅游重要項目,建設旅游文化街區、文化創意旅游園區、旅游文化綜合體;通過從歷史經典、風土人情、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中搜集、整理文獻、資料、圖片、相關設施等,建成博物館、紀念館,將物質形態轉變為旅游文化產品;通過搜集、整理、復原、保護歷史文物、遺跡遺址,積極開展文化觀光、文化體驗、旅游演出等。
擴展參與體驗,豐富文化載體。結合區域、民族特點,策劃節慶活動,給游客留下深刻而特別的文化記憶;通過大型的綜合演出、舞蹈表演、音樂演奏、歌舞表演等形式,展現具有民族或區域特色的音樂、舞蹈、民間技藝、民族藝術等旅游文化資源;通過組織、安排游客參與旅游娛樂活動,讓他們體驗區域的民俗風情,擴大旅游文化影響力;運用科技手段、網絡、電視、手機等宣傳平臺,再現立體化、生動化的旅游文化;運用情景再現等動態形式,靈活展現旅游文化;通過積極參與有影響的旅游文化交流活動,加大旅游產品的宣傳推廣,做大做實旅游文化品牌。
------------------------------------------------------------
智慧旅游方案 手機講解 博物館二維碼導覽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