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2014年中國旅游業保持相對樂觀 |
來源:張經理 發布時間:2015/6/19 16:35:38返回列表
|
戴斌:2014年中國旅游業保持相對樂觀
www.shengtaofang.cn 徽馬科技 發布于: 2014-7-25 14:26:53
【摘要】戴斌表示,旅游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需要、成為社會資本和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以及國家政策重要的著力點三大利好因素環境的存在,使得對中國的旅游業發展可以依然保持相對樂觀的預期。但是,2014年中國的旅游業面臨著轉型的任務,或者說是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在這期間,市場的轉型、業態的轉型、政府市場關系的轉型必然會導致中國旅游產業要有一個陣痛期。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
徽馬科技--導游機,導覽機,導游器,微信語音導覽,二維碼語音講解,無線講解器,團隊講解器,自助導游機,創A語音導游,自助導覽機,自助講解器,語音導游器,語音導覽系統,自動導游機,電子導游機,語音導覽機,無線導游機,無線同傳,無線同傳設備,導游系統,導游講解設備,智能語音講解,景區講解設備,景區導游機,博物館講解設備,博物館導覽機
2014年中國旅游業保持相對樂觀
旅游App投資對存量調整,風險可控
中國網:如今,中國人的旅游夢已成為中國夢的重要構成;大眾休閑時代、移動互聯網的變革乃到金融機構試水旅游小額貸,發展與措施都在推動中國旅游業快速成長,幫助中國人旅游夢。過去的2013年,《國民旅游休閑綱要》的出臺及之后的《旅游法》通過人大審議頒布實施,有人說中國旅游業走過了極不平凡的一年,對此您怎么看?展望2014年,您認為中國旅游業的趨勢是什么?
戴斌:當前大家對中國旅游業的關注集中在宏觀面一直向好微觀面趨冷。2013年旅游人數創紀錄的達到33億人次,此外還有9800萬人次的出境游游客和1.3億人次的入境游游客。從規模上看,中國旅游的體量已經非常龐大。但與此同時大家聽到的卻是旅行社不賺錢了,景區人數也下降了,高端酒店飯店業不好過了,怎么看這個問題?
我對2014年中國旅游業趨勢的基本判斷是相對樂觀。主要是旅游已經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旅游成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柴米油鹽一樣,那無論政策怎么調,市場的基礎依然堅實存在。此外,盡管傳統業態目前生活比較緊張著急,但是資本對旅游新業態和傳統業態升級依然充滿信心。一方面,包括境外資本、民營資本對投身旅游新業態的中國年輕人創業在給與越來越高的關注;另一方面,像萬達、富力這些大的集團也都在進軍旅游業。不僅進軍旅游地產業,像萬達還買了很多旅行社,海航旅業也在之前購買了凱撒。這些信息都表明資本是對這個產業充滿信心。春江水暖鴨先知,資本既然依舊選擇繼續投錢,還是有利可賺。第三,關于旅游產業的政策仍在不斷的利好。如今,國家層面上認可了旅游是老百姓的一項重要權力。從政策上講,2009年出臺國發41號文件,2013年又相繼發布出臺了《國民旅游休閑綱要》,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這些都說明政府對老百姓的旅游權利非常關注。從這些意義上講,對2014年中國旅游的發展,我依然是保持一個相對樂觀的預期。
但為什么是相對樂觀,而不是積極樂觀?從今年(2014)來看,中國的旅游業也面臨著轉型的任務,或者說是轉變發展方式的任務。在這期間,市場的轉型、業態的轉型、政府市場關系的轉型必然會導致中國旅游產業要有一個陣痛期。原先只盯著外國人做、有錢人做的市場基礎要調整到更加適合老百姓需要的基礎上去。過去旅游投資多是側重高端:五星級酒店、5A級景區、旅游經濟綜合體,高爾夫球場;但今后可能就要調整到適合國民大眾旅游休閑度假的項目上來,包括經濟型酒店、包括OTA,也包括民眾旅游度假設施。而習慣了在旅游投資、經營上向前沖的地方政府,工作的著力點也需要回歸,更多放在環境的營造,市場的監管,保護游客的權益上,而不是直接做投資、做經營。
中國網:若不出意料,2014年OTA的價格戰將繼續升級;,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在旅游App領域的角力也不會停止。有人認為,一方面近兩年的投資已經擠壓了新的旅游App獲得投融資的機會與空間;另一方面,巨頭的“猛砸錢”,有可能形成泡沫。
戴斌:投資在OTA領域或是App領域,他再怎么猛砸錢,都不會像實體經濟那樣砸的錢多。實體經濟的投資一個項目動輒投資幾百億,一個小鎮的五星級酒店多到數不來,這樣的“砸錢”力度真的會出現泡沫。但反過來看,互聯網投資不這樣。
互聯網投資和實體經濟投資有兩個不同。第1,互聯網投資主體主要是民營資本、境外資本等社會資本。這使得在OTA領域的投資會更加市場化。這些投資主體對市場經濟的風險判斷和投資策略應該說優于政府和企業合謀等方式投資,所以風險理論上看,它的風險小于實體經濟的泡沫。此外,一旦形成實體經濟領域的泡沫,這個產能一時半會消化不了,但虛擬經濟在這方面要好的多。
第2,互聯網投資的基礎是基于技術進步,基于對市場存量的調整。不管是嘀嘀還是快的,街上跑的出租車還是這么多。它們的工作不是讓出租車的產能擴大一倍,而是通過技術進步和對存量的調整,進而帶動業態的重組。實際上,它控制的一種渠道。
所以從這些層面上講,我對這個市場總體上是持歡迎態度。就現階段來看,投資風險也是可控的,BAT不會停止角逐是好事情。
中國網:可以說,您是中國早期提倡要關注民眾大眾休閑需求和旅游業業態“市場屬性”的學者。結合2013年中國旅游業發展情況,在您看來,中國地方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在2014年更應該做好哪些事?2013年研究院的《全國游客滿意度調查報告》中顯示出的問題和趨勢有哪些?
戴斌:現在各地方政府對這項調查高度關注,但是我們希望地方政府不要就關注排名,而是去關注老百姓究竟是滿意還是不滿意在什么地方。
通過過去五年的調查,我國游客滿意度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因素進入到游客對一個旅游目的地、城市評價的范圍。過去我們一說發展旅游,就是景區、導游、旅行社。大家過去常說的一句話“祖國山河美不美,全靠導游一張嘴。”但散客主流的時代就不是了。現在游客走到大街上看到城管踹小販一腳,游客就開始評論;走在大街上打車打不到,他就開始抱怨。杭州美不美?非常美。但杭州一度游客滿意度特別靠后。為什么?因為杭州每天下午五點鐘統一交車,但五點鐘正是打車高峰,游客打不到車,游客就對目的地不滿,直接就反映到游客滿意度調查。
散客時代的到來,政府要怎么做才能提升游客滿意度?結合剛才說的游客滿意度的趨勢,有三個問題應該更得到大家重視。一是如何樹立目的地形象,是藝術化的告訴游客我這里山美水美人美,還是突出地域特點告訴游客一個真實的目的地?二是城市一定要有完善的商業體系,而不是要把游客和市民完全區分。游客需不需要購物?需要購物。但是專門為了讓他購物而把他扔到一個荒山野嶺的旅游購物點,到時再怎么給他背書,他也不會信。保不齊他還會想,這里面一定有壟斷,一定有權力尋租在里面。所以對購物、餐飲等等還是要更多依靠當地的商業接待體系,這是通過我們這些年調查得出的一個重要分析。三是目的地要有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要完善救援體系,行政救濟體系,司法救濟等等。這些都做好了,游客的基本權益也就有保障。此外,包括保險、道路標識也是要盡可能的完善,特別是要能做到及時響應游客現時的訴求,公共服務體系要直接要有效。 詳細參見--->http://www.ctcnn.com/html/2014-01-07/200133643.htm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