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無中文講解器無法吸引中國游客 |
來源:張經理 發布時間:2016/2/23 10:28:56返回列表
|
近日,盧森堡電臺電視臺一位筆者發文稱“中國游客竟只有40分鐘來游盧浮宮”;巴黎旅游局一位負責人也對筆者表示,中國游客在巴黎時間過短,在展品如此豐富的盧浮宮往往只匆匆參觀一小時。為此,引起了很大質疑:是否中國游客對文化沒興趣?針對這個問題,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盧浮宮無法吸引中國游客的原因并不是中國游客對文化沒興趣,而是盧浮宮無中文講解器,大部分中國游客游覽起來表示很費勁。
盧浮宮無中文講解器無法吸引中國游客
盧浮宮,展覽面積6.06萬平方米,擁有展品46萬多件,分為古代希臘、羅馬、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波斯文明、中世紀文明、伊斯蘭文明、文藝復興、以及自17世紀起的法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等各歐洲國家的藝術,走馬觀花起碼需要兩天時間。而據筆者一周多次分不同時段在盧浮宮的觀察,大部分中國旅游團參觀時間不超過1.5小時,短的確實只有40分鐘。盧浮宮豐富展品也就被簡化為“鎮館三寶”加幾幅法國19世紀大幅油畫。
筆者現場調查發現,大部分中國游客表示對盧浮宮很感興趣,除少數真趕時間的旅游團以外,大部分游客表示無法在盧浮宮多看多逗留非常遺憾,因為盧浮宮中文講解給的時間太短。來自上海的李先生很具代表性,他表示非常不滿意旅行社對盧浮宮的參觀安排:路線過短、時間過緊、景點過少,特別是講解員匆匆忙忙,只是催客人快。他表示,盧浮宮是世界上展品有名的博物館,展品豐富。但不理解為何參觀只有這么點時間。這位李先生對此詢問導游,回答是盧浮宮參觀者太多,中文講解員供不應求,所以只能有這點時間,這是慣例。
那為何不能給客人提供中文講解器讓他們有充足時間去自己參觀?導游說盧浮宮沒有中文講解器,只有其他語言的講解器。李先生就納悶為何其他主要語言都有的導覽講解器就不配備中文的,他注意到盧浮宮很早就有了中文參觀指南、中文書籍,不理解為何沒有中文講解器。
還有一些中國游客說自己對西方文化了解有限,時間緊,這么短時間轉一圈也就算了。當然看看好東西很多,如果可能的話,也希望多看一點。
北京來巴黎自由行的郭女士則表示,自己與幾個朋友不是大型團組,時間也比旅行社團組充裕許多,但面對如此豐富的展品沒有中文講解器實在不方便,希望盧浮宮當局盡早配備。
由此看來,并不是中國游客對盧浮宮不感興趣,而是由于上述種種原因喪失了盡情欣賞世界各地、各歷史時期豐富展品的可能性。因此,說中國游客對文化不感興趣其實是一大偏見。 |
友情鏈接: